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绩效自评价报告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绩效自评价报告
单位名称(公章):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项目单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主管部门: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项目名称: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
绩效评价年度:2023年全年度
绩效评价日期:2024年05月
2024年05月
目录
摘要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二)绩效目标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二)具体绩效分析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二)建议及改进措施
摘要
一、项目概况
滇池保护和治理是昆明最大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关键所在。按照《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室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昆办通〔2019〕112号)文件以及市政府与市滇池管理局签订的《2023滇池保护治理目标责任书》开展该项目。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安排资金107.04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项目实际使用24.12万元,资金使用率为22.53%。
二、评价结论
本次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价最终得分96分,评价结果为“优”。2023年,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按照2024年市委、市政府签订部门目标责任书,完成国家及国内重要科研院所等部门对滇池治理项目进展情况、治理成效等工作情况的考察和调研工作。2023年,共迎接中央、国家部委和省政府、省厅、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部门对滇池保护治理工作进行考察调研接待46人次;完成各类工作检查、现场考察调研租用车辆28次;参加有关省、市政府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会议、赴省外等业务工作会议10次;完成参加省内、外各项工作业务培训13次;滇池湖体水质考核达到国家要求,已连续6年保持Ⅳ类;2023年,35条入湖河道中,2条河道断流,31条河道水质达标,2条河道水质未达标(海河、广普大沟),综合达标率为93.9%。Ⅰ-Ⅲ类河道26条,占实际监测总数的78.8%;无劣Ⅴ类河道。与2022年相比,Ⅲ类及以上河道增加6条,水质达标河道增加6条,水质达标率提升18.1%,优良水体比率提升18.2%。但项目存在预算执行率低,项目的实施产生的效益社会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三、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评价发现,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针对该项目昆明市民的满意程度为85%,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建议及改进措施
建议部门针对滇池治理情况对市民公开时让市民明白滇池被污染不是一时的事,滇池治理也需要久久为功,现在治理是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却并非就可以一劳永逸。治理成效距离民众的期待还有差距,至少是还没有恢复到“淘米洗菜”的水平。如果不能守护好治理成果,污染很可能会卷土重来,甚至有可能愈发严重。正因为形势严峻需要继续加把劲、努把力,不仅要巩固治理成果,更要有更高的追求。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
绩效自评价报告
根据《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程(试行)》(云财评审〔2016〕39号)和《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云财评审〔2018〕8号)文件要求,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于2024年5月对“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进行绩效自评价,此次绩效自评价日(以下简称“评价日”)为2023年12月31日。现将绩效自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滇池保护和治理是昆明最大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关键所在。为加强滇池保护治理需组织筹办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例会,,照《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室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昆办通〔2019〕112号)文件以及市政府与市滇池管理局签订的《2023滇池保护治理目标责任书》开展该项目。
2.项目实施情况
按照2024年市委、市政府签订部门目标责任书,完成国家及国内重要科研院所等部门对滇池治理项目进展情况、治理成效等工作情况的考察和调研工作。
具体目标:1.迎接中央、国家部委和省政府、省厅各级领导部门对滇池保护治理工作进行考察调研;2.完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滇池保护治理专题调研、开展国内、外金融机构和环境科学部门对滇池保护治理项目资金、环境科学技术合作等工作座谈会;3.完成滇池保护治理河道整治、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城市及村庄污水收集治理等综合协调工作;4.完成滇池流域各县区、管委会滇池保护治理有关的业务监督指导工作;5.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任务部署,完成对滇池流域各县区、管委会滇池保护治理有关的河道、沟渠、水质净化处理情况有关的督查检查、数据监测工作;6.配合中央、省、市完成滇池流域各县区、管委会滇池保护治理有关的环保督查工作;7.完成滇池保护治理各项“工作专班”开展的工作;8.完成开展滇池保护治理考察调研有关的会务准备、工作接待、交通工具、船只租用、汇报材料、工作餐后勤保障等与滇池保护治理有关的工作;9.组织完成市级部门和滇池沿湖各县、区开展湖泊治理考察学习和党务综合素质培训、业务能力培训等相关工作。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①资金来源情况
根据《昆明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23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昆财预〔2023〕1号)文件,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资金共计安排106万元预算资金,资金到位率为100%,年初项目结转1.04万元,项目合计到位107.04万元。
②资金使用情况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安排资金107.04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项目实际使用24.12万元,资金使用率为22.53%。
4.组织及管理情况
①项目实施主体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主管部门为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实施单位为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②保障措施
在财务管理上,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严格执行《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法人制、招投标管理机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
③评价相关方
项目主管单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项目责任单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项目实施单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受益对象:昆明市市民。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为切实推进滇池治理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年初与市政府签订了部门目标责任书,为确保目标责任书和其他治理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需举办各类型的滇池治理会议,及时传达和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滇池治理的指示和要求。近年来,滇池治理得到了国家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国家及有关部门对滇池治理项目进展情况、治理成效等工作情况进行考察和调研工作不断增多,特别是实行“河长制”进行河道综合整治以来,全国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对滇池进行考察和交流,为进一步加大治理滇池的科学论证和决策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年度目标
202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完成我局与市政府签订部门目标责任书,完成好国家及有关部门对滇池治理项目进展情况、治理成效等工作情况进行考察和调研工作,开展相关业务培训。2023年具体目标:综合协调开展次数达到12次,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业务培训次数达到5次;培训合格率及任务完成及时率均达到100%;社会各界对滇池保护治理较同期认同率达到5%;滇池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党务干部综合素质培训: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市级主体班次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计划组织党务干部党性提升培训班。组织局系统党务干部集中培训1批次,培训人员55人,跟班管理人员5人,共计60人。2023年开展无纸化会议室建设,我局作为滇池保护治理行政职能部门,统筹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各项工作,工作任务繁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局现有会议室信息化程度弱、设施老化,不能满足多元化会议的需要。同时,为了确保严控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我局无纸化会议室建设有利于高效推进市委、市政府滇池保护治理工作目标任务。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为进一步提升行政办公效率,结合我局实际,对我局使用频率较高的4号楼103会议室进行无纸化会议室建设。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通过前期对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和指挥部开展调研,初步了解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组织及管理情况、实施内容、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等,并向项目相关单位索要相关文件,通过调研会议等工作的相继开展,进一步了解项目情况。
2.研究文件
通过前期调研结束后所收集的相关项目资料,通过分析研究相关文件资料,进一步了解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组织及管理情况、实施内容、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绩效目标申报和实现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制定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作方案的设计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三个方面,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及效益。并根据《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附件项目支出共性指标体系细化评价指标,使设置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能系统反映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支出所产生的项目效益。指标分值满分为100分。一是项目决策指标:占指标权重20%。含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及10个四级指标。主要从项目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适应性、立项依据充分性、项目立项规范性、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及绩效指标设定的明确性等方面对项目决策作出评价。二是项目管理指标:占指标权重20%。含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及10个四级指标。主要从预算编制合理性、预算调整规范性、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财务监控有效性、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采购规范性等方面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价。三是项目绩效指标:占指标权重60%。含2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及11个四级指标。主要从接待工作完成情况、租用车辆数、会议组织工作情况、培训开展情况、培训合格率、项目完成及时性、预算成本控制率、滇池水质达标情况、河道水质改善情况、社会群众满意度、项目可持续影响进行评价考核。根据评价得分情况,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档次,具体等级档次划分如下表:
表1评分档次划分情况表
档次 | 优 | 良 | 中 | 差 |
分值 | 得分≥90 | 80≤得分<90 | 60≤得分<80 | 得分<60 |
(详见附件1:《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绩效自评价指标体系》)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坚持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等原则。采用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2.绩效评价方法
结合本次绩效自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为确保本次绩效自评价工作的真实可靠,本次绩效自评价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专家会审等方法进行评价。
(1)审阅资料
从项目主管单位及项目实施单位收集与项目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数据,形成绩效自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具体为①对实施单位上报的自评报告进行认真审阅,核实项目单位自评工作是否按要求完成,评价完成的效果和质量。收集绩效自评价的基础数据。②对项目实施单位填报的项目完成情况表、资金使用情况表进行审阅,对异常的资金使用通过实地调查、原始凭证查阅等进行核实。③收集项目绩效的相关资料并结合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结果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评价。
(2)现场调研
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部门职能职责、履职情况、项目实施及绩效目标申报和实现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制定适用的再评价指标体系。
(3)实地评价
绩效自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再评价。在绩效自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向项目实施单位收集相关项目实施进度资料、项目实施情况、完成情况,结合项目现场核实和查阅台账等结果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2.社会调查
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主要为昆明市市民,并以这类人群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加权得分作为衡量公众满意度的标准。
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20份,回收有效文件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33%
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汇总分析报告,详见附件4。
2024年5月采取现场访谈的形式,对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等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访谈,了解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具体情况,并根据访谈情况撰写了访谈汇总分析报告,详见附件3。
3.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将各级相关部门填报的数据和通过现场勘查采集到的基础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对应考核指标从项目立项、绩效目标、投入管理、财务管理、项目实施、项目产出、项目效益等方面逐项考核,并梳理总结相关项目单位的主要经验及做法及存在问题,对应问题给予建议和改进措施,形成最终报告。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本次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价最终得分96分,评价结果为“优”。具体得分情况如下表:
表2项目支出绩效自评价得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得分率 |
项目决策 | 20 | 20 | 100.00% |
项目管理 | 20 | 18 | 90.00% |
项目绩效 | 60 | 58 | 96.67% |
合计 | 100 | 96 | 96.00% |
2.主要绩效
2023年,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按照2024年市委、市政府签订部门目标责任书,完成国家及国内重要科研院所等部门对滇池治理项目进展情况、治理成效等工作情况的考察和调研工作。2023年,共迎接中央、国家部委和省政府、省厅、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部门对滇池保护治理工作进行考察调研接待46人次;完成各类工作检查、现场考察调研租用车辆28次;参加有关省、市政府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会议、赴省外等业务工作会议10次;完成参加省内、外各项工作业务培训13次;滇池湖体水质考核达到国家要求,已连续6年保持Ⅳ类;2023年,35条入湖河道中,2条河道断流,31条河道水质达标,2条河道水质未达标(海河、广普大沟),综合达标率为93.9%。Ⅰ-Ⅲ类河道26条,占实际监测总数的78.8%;无劣Ⅴ类河道。与2022年相比,Ⅲ类及以上河道增加6条,水质达标河道增加6条,水质达标率提升18.1%,优良水体比率提升18.2%。但项目存在预算执行率低,项目的实施产生的效益社会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二)具体绩效分析
1.项目决策分析
项目决策类指标包括项目立项和项目目标两方面内容,由5个三级指标构成,共细化分解为10个四级指标。权重分为20分,实际得分20分,得分率100.00%。
(1)项目立项
主要考察项目实施与部门战略目标的匹配性,项目立项是否符合相关规划要求,是否与部门职责相适应,以及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各指标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3项目立项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 指标权重 | 业绩值 | 实际得分 |
A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适应性 | |||
A1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匹配性 | 1 | 匹配 | 1.00 |
A12.立项依据充分性 | |||
A121.与市政府相关规划、决策匹配性 | 2 | 匹配 | 2.00 |
A122.与部门职责适应性 | 1 | 适应 | 1.00 |
A13.项目立项规范性 | |||
A131.前期调研情况 | 2 | 充分调研 | 2.00 |
A132.立项程序规范性 | 2 | 规范 | 2.00 |
合计 | 8 | 8.00 |
A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适应性
A1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匹配性:滇池保护和治理是昆明最大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关键所在。为加强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综合考核滇池保护治理相关工作。
该项指标满分为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A12.立项依据充分性
A121.与市政府相关规划、决策匹配性:项目立项与发展规划相匹配。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122.与部门职责适应性:该项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认真履行其职责,全面推进滇池治理、河道治理工作任务。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A13.立项依据充分性
A131.前期调研情况:通过前期对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开展调研,初步了解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组织及管理情况、实施内容、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等,并向项目相关单位索要相关文件,通过调研会议等工作的相继开展,进一步了解项目情况。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132.立项程序规范性:该项目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立项,该项目立项依据充分。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2)项目目标
主要考察所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完整且与预算相匹配,细化分解的绩效指标是否与绩效目标相适应。各指标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4项目目标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 指标权重 | 业绩值 | 实际得分 |
A21.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 |||
A211.绩效目标相关性 | 2 | 相关 | 2.00 |
A212.绩效目标完整性 | 2 | 完整 | 2.00 |
A213.目标与预算的匹配性 | 2 | 匹配 | 2.00 |
A22.绩效指标设定的明确性 | |||
A221.指标细化分解情况 | 3 | 细化分解 | 3.00 |
A222.指标与目标的匹配性 | 3 | 匹配 | 3.00 |
合计 | 12 | 12.00 |
A21.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A121.绩效目标相关性:该项目绩效目标主要是围绕相关工作计划和调整制定,与滇管局自身事业发展规划相匹配。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212.绩效目标完整性:根据项目相关的中长期规划,本项目实际实施内容基本能够完整地反映预期的产出和效果,符合相关要求。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212.目标与预算的匹配性:本项目2023的实际支出内容与资金下达文件的支持方向一致,总目标与预算相匹配。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22.绩效目标设定的明确性
A221.指标细化分解情况:项目实施根据年度实施计划中的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投入和管理目标、产出目标、效果目标和影响力目标。
该项指标满分3分,根据评分标准得3分。
A222.指标与目标的匹配性:项目实施单位设定的绩效目标考核与年度目标相匹配。
该项指标满分3分,根据评分标准得3分。
2.项目管理分析
项目管理类指标包括投入管理、财务管理和项目实施三方面内容,由9个三级指标构成,对部分指标细化分解为9个四级指标。权重分20分,实际得分20分,得分率100.00%。
(1)投入管理
主要考察项目预算编制是否合理,预算调整是否符合规定,以及预算执行情况。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5投入管理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 指标权重 | 业绩值 | 实际得分 |
B11预算编制合理性 | 1 | 合理 | 1.00 |
B12.预算调整规范性 | 1 | 规范 | 1.00 |
B13.预算执行率 | 2 | 22.53% | 0.00 |
合计 | 4 | 2.00 |
B11.预算编制合理性
B11.预算编制合理性:该项目预算编制充分、合理的预计了项目支出并完整反映项目实施内容。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12.预算调整规范性
B12.预算调整规范性:该项目相关申请、审批流程规范完整。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13.预算执行率
B13.预算执行率: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安排资金107.04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项目实际使用24.12万元,资金使用率为22.53%。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0分。
(2)财务管理
主要考察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批复的用途,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项目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有效,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资金拨付程序是否完整,财务制度是否有效执行,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监控的有效性。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6财务管理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 指标权重 | 业绩值 | 实际得分 |
B21.资金使用情况 | 2 | 合规 | 2.00 |
B22.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 | 1 | 健全 | 1.00 |
B23.财务监控有效性 | |||
B231.资金拨付程序完整性 | 1 | 完整 | 1.00 |
B232.财务制度执行有效性 | 2 | 有效执行 | 2.00 |
合计 | 6 | 6.00 |
B21.资金使用情况
B21.资金使用情况:通过查阅项目预算批复、支付指令、原始凭证、合同等资料,本项目资金使用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B22.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
B22.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在财务管理上,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严格执行《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法人制、招投标管理机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23.财务监控有效性
B231.资金拨付程序完整性:本项目的资金拨付程序为相关业务科室填写付款申请书,经分管领导复核签字后,交单位负责人审批,财务科支付资金,通过查阅相关的申请审批材料,资金拨付各环节程序完整。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232.财务制度执行有效性:根据财务制度中的规定,项目组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相关制度规定基本得到有效执行。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3)项目实施
主要考察区排水管理所及关键服务单位相关管理制度、措施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执行,政府采购是否规范。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指标名称 | 指标权重 | 业绩值 | 实际得分 |
B31.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 | |||
B31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健全性 | 1 | 健全 | 1.00 |
B312.管理方监管措施健全性 | 1 | 健全 | 1.00 |
B32.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 | |||
B32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1 | 执行 | 1.00 |
B322.监管措施执行情况 | 1 | 执行 | 1.00 |
B323.合同执行情况 | 2 | 执行 | 2.00 |
B324.台账记录规范性 | 2 | 规范 | 2.00 |
B33.政府采购规范性 | |||
B331.采购方式合规性 | 1 | 合规 | 1.00 |
B332.采购流程规范性 | 1 | 规范 | 1.00 |
合计 | 10 | 10.00 |
表7项目实施类指标评分表
B31.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
B31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健全性
该项目的项目管理主要参照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主要依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公共排水设施清淤作业标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泵站设备点检标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泵站、调蓄池值守工作标准》以及《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泵站、调蓄池值守卫生标准》等相关项目管理制度。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12.管理方监管措施健全性:指挥部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管,主要是针对所有的设施设备建立工作台账记录,按日、月、季、年为单位分别记录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现场日常管理和设施设备检测。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2.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
B32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现场查阅资料,服务单位制订的管理制度均已得到有效执行,相关记录较为规范,考核办法已得到有效应用。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22.监管措施执行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现场查阅资料,各服务单位均已及时提交相关台账、日报表、月报表等材料,指挥部安排的工作人员也有效执行各项日常管理和监管工作。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23.合同执行情况:通过项目涉及的相关合同约定内容和实际实施情况,本项目各项合同中规定的工作职责、服务内容、质量要求等内容均已有效执行。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B324.台账记录规范性:通过查阅指挥部有关昆明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综合专项经费项目的所有设施运行和维护台账记录,本项目各环节均已做了详细的台账记录,记录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的要求,指挥部有日报表、月报表,可真实反映该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B33.政府采购规范性
B331.采购方式合规性:指挥部通过公开招投标、邀标、询价比选等方式开展本项目政府采购。采购方式符合中央、省、市的相关要求。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32.采购流程规范性:指挥部针对政府采购,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采购流程符合相关规定。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3.项目绩效分析
项目绩效类指标包括项目产出和项目效益两方面内容,由10个三级指标构成,共细化分解为15个四级指标。权重分60分,实际得分58分,得分率96.67%。
(1)项目产出
项目产出包括产出数量、产出质量、项目完成及时性以及预算成本控制率等内容。主要用于考核接待工作完成情况、租用车辆数、会议组织工作情况、培训开展情况、培训合格率,项目完成及时率以及经费控制率。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8项目产出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 指标权重 | 业绩值 | 实际得分 |
C11.产出数量 | |||
C111.接待工作完成情况 | 5 | 145个 56个 | 5.00 |
C112.租用车辆数 | 5 | 完成 | 5.00 |
C113.会议组织工作情况 | 5 | 完成 | 5.00 |
C114.培训开展情况 | 5 | ||
C12.产出质量 | |||
C121.培训合格率 | 5 | 100% | 5.00 |
C13.项目完成及时性 | |||
C131.项目完成及时率 | 5 | 100% | 5.00 |
C14.预算成本控制率 | |||
C141.指挥部经费控制率 | 5 | ≤106万元 | 5.00 |
合计 | 35 | 30.00 |
C11.滇池治理工作情况
C111.接待工作完成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2023年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共计完成各类滇池保护治理工作考察接待46人次。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C112.租用车辆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2023年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完成各类工作检查、现场考察调研租用车辆28次。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C113.会议组织工作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2023年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完成有关省、市政府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会议、赴省外等参加业务工作会议10次。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C114.培训开展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2023年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完成参加省内、外各项工作业务培训13次。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C12.产出质量
C121.培训合格率: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项目各项培训合格率达100%。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C13.项目完成及时性
C131.项目完成及时率: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项目各工作任务均及时完成,项目完成及时率达100%。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C14.预算成本控制率
C141.指挥部经费控制率:经评价了解到项目涉及的2023指挥部经费的支出成本费用≤106万元。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2)项目效益
项目效益类指标包括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满意度四部分内容,主要用于滇池水质达标情况、河道水质改善情况、项目可持续影响以及受益对象满意度等问题。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9项目效益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 指标权重 | 业绩值 | 实际得分 |
C21.生态效益 | |||
C211.滇池水质达标情况 | 6 | 完成 | 6.00 |
C212.河道水质改善情况 | 5 | 完成 | 5.00 |
C22.可持续性效益 | |||
C221.项目可持续影响 | 6 | 完成 | 6.00 |
C23.满意度 | |||
C231.社会群众满意度 | 8 | 85% | 6.00 |
合计 | 25 | 23.00 |
C21.生态效益
C211.滇池水质达标情况: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滇池全湖保持Ⅳ类。
该项指标满分6分,根据评分标准得6分。
C212.河道水质改善情况:2023年,35条入湖河道中,2条河道断流,31条河道水质达标,2条河道水质未达标(海河、广普大沟),综合达标率为93.9%。Ⅰ-Ⅲ类河道26条,占实际监测总数的78.8%;无劣Ⅴ类河道。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C22可持续性效益
C221.项目可持续影响:一是通过项目实施,全年水质滇池全湖水质为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61.4,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35条入滇河道水质达标综合达标率为93.9%。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可持续保障滇池全湖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二是通过日常的排水管道、堤坝、闸口设施设备维护,有效的保障了全年城市排水管道、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全年未发生因污水未收集直排、污水收集设备未及时维护导致的污水直排、外溢等现象发生;三是本项目涉及的所有子项目均根据滇池“十四五”规划中制定的长效管理机制执行。
该项指标满分6分,根据评分标准得6分。
C24.满意度
C241.受益对象满意度: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为昆明市市民,根据已回收的100份有效问卷进行汇总分析,其中满意度问卷份数为85份,该项目最终满意度为85.00%。
该项指标满分8分,根据评分标准得6分。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评价发现,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针对该项目昆明市民的满意程度为85%,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建议及改进措施
建议部门针对滇池治理情况对市民公开时让市民明白滇池被污染不是一时的事,滇池治理也需要久久为功,现在治理是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却并非就可以一劳永逸。治理成效距离民众的期待还有差距,至少是还没有恢复到“淘米洗菜”的水平。如果不能守护好治理成果,污染很可能会卷土重来,甚至有可能愈发严重。正因为形势严峻需要继续加把劲、努把力,不仅要巩固治理成果,更要有更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