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dgj.km.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833-202409-471472 主题分类: 经费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4-09-20 10:50
名 称: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绩效自评价报告
文号: 关键字: 经费项目绩效自评价报告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绩效自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4-09-20 10:50 浏览次数:0
字号:[ ]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绩效自评价报告




单位名称(公章):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项目单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主管部门: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项目名称: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

绩效评价年度:2023年全年度

绩效评价日期:2024年05月





2024年05月









目录

摘要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一)项目概况 1

(二)绩效目标 7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8

(一)绩效评价目的 8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8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0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1

三、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12

(一)评价结论 12

(二)具体绩效分析 13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7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27

(二)存在的问题 28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29


摘要

一、项目概况

滇池保护和治理是昆明最大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关键所在。为加强滇池保护治理需组织筹办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例会,根据《关于印发〈滇池保护治理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昆滇指〔2021〕1号)每月对滇池保护治理103个主要工作任务和滇池流域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52个主要任务重点情况进行统计,督办。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安排资金125.7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实际支出21.6万元,执行率为17.18%。

二、评价结论

本次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项目支出绩效自评价最终得分96分,评价结果为“优”。2023年,滇池治理指挥部办公室认真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并编制各单位目标责任书,组织协调项目实施,完成了目标任务的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市委、市政府。2023年,滇池湖体水质考核达到国家要求,已连续6年保持Ⅳ类;2023年,35条入湖河道中,2条河道断流,31条河道水质达标,2条河道水质未达标(海河、广普大沟),综合达标率为93.9%。Ⅰ-Ⅲ类河道26条,占实际监测总数的78.8%;无劣Ⅴ类河道。与2022年相比,Ⅲ类及以上河道增加6条,水质达标河道增加6条,水质达标率提升18.1%,优良水体比率提升18.2%。但项目存在预算执行率低,项目的实施产生的效益社会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三、主要经验及做法、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评价发现,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针对该项目昆明市民的满意程度为85%,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建议及改进措施

建议部门针对滇池治理情况对市民公开时让市民明白滇池被污染不是一时的事,滇池治理也需要久久为功,现在治理是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却并非就可以一劳永逸。治理成效距离民众的期待还有差距,至少是还没有恢复到“淘米洗菜”的水平。如果不能守护好治理成果,污染很可能会卷土重来,甚至有可能愈发严重。正因为形势严峻需要继续加把劲、努把力,不仅要巩固治理成果,更要有更高的追求。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

绩效自评价报告

根据《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程(试行)》(云财评审〔2016〕39号)和《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云财评审〔2018〕8号)文件要求,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于2024年5月对昆明市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进行绩效自评价,此次绩效自评价日(以下简称“评价日”)为2023年12月31日。现将绩效自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滇池保护和治理是昆明最大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关键所在。为加强滇池保护治理需组织筹办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例会,根据《关于印发〈滇池保护治理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昆滇指〔2023〕1号)每月对滇池保护治理103个主要工作任务和滇池流域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52个主要任务重点情况进行统计,督办。

2.项目实施情况

组织筹办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例会,根据《关于印发〈滇池保护治理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昆滇指〔2023〕1号)每月对滇池保护治理103个主要工作任务和滇池流域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52个主要任务重点情况进行统计,督办。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①资金来源情况

根据《昆明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23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昆财预〔2023〕1号)文件,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资金共计安排120.7万元预算资金,资金到位率为100%,年初项目结转5万元,项目合计到位125.7万元。

②资金使用情况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安排资金125.7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项目实际使用21.6万元,资金使用率为17.18%。

4.组织及管理情况

①项目实施主体

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主管部门为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实施单位为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

②保障措施

在财务管理上,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严格执行《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法人制、招投标管理机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

③评价相关方

项目主管单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项目责任单位: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

项目实施单位: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

受益对象:昆明市市民。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2023年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均稳定达到Ⅳ类(外海CODcr≤40毫克/升);2023年巩固提升,所有入湖河道及支流沟渠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及以上。

2.年度目标

2023年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完成滇池流域河道巡查数不低于35条河流,河长巡河次数达标率达到100%,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项工作,并将项目成本控制在120.7万元以内,完成滇池治理工作任务数等相关资料复印总数达到2000份,内部工作人员满意度达到85%。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通过前期对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和指挥部开展调研,初步了解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组织及管理情况、实施内容、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等,并向项目相关单位索要相关文件,通过调研会议等工作的相继开展,进一步了解项目情况。

2.研究文件

通过前期调研结束后所收集的相关项目资料,通过分析研究相关文件资料,进一步了解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组织及管理情况、实施内容、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绩效目标申报和实现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制定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作方案的设计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三个方面,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及效益。并根据《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附件项目支出共性指标体系细化评价指标,使设置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能系统反映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支出所产生的项目效益。指标分值满分为100分。一是项目决策指标:占指标权重20%。含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及10个四级指标。主要从项目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适应性、立项依据充分性、项目立项规范性、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及绩效指标设定的明确性等方面对项目决策作出评价。二是项目管理指标:占指标权重20%。含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及10个四级指标。主要从预算编制合理性、预算调整规范性、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财务监控有效性、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采购规范性等方面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价。三是项目绩效指标:占指标权重60%。含2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及15个四级指标。主要从滇池治理工作情况、河道治理工作情况、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项目阶段性验收合格率、项目完成及时性、预算成本控制率、河长制工作全面深入性、滇池水质达标情况、河道水质改善情况、污水收集稳定性、社会群众满意度、项目可持续影响进行评价考核。根据评价得分情况,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档次,具体等级档次划分如下表:

表1评分档次划分情况表

档次

分值

得分≥90

80≤得分<90

60≤得分<80

得分<60

(详见附件1:《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绩效自评价指标体系》)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坚持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等原则。采用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2.绩效评价方法

结合本次绩效自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为确保本次绩效自评价工作的真实可靠,本次绩效自评价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专家会审等方法进行评价。

(1)审阅资料

从项目主管单位及项目实施单位收集与项目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数据,形成绩效自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具体为①对实施单位上报的自评报告进行认真审阅,核实项目单位自评工作是否按要求完成,评价完成的效果和质量。收集绩效自评价的基础数据。②对项目实施单位填报的项目完成情况表、资金使用情况表进行审阅,对异常的资金使用通过实地调查、原始凭证查阅等进行核实。③收集项目绩效的相关资料并结合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结果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评价。

(2)现场调研

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部门职能职责、履职情况、项目实施及绩效目标申报和实现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制定适用的再评价指标体系。

(3)实地评价

绩效自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再评价。在绩效自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向项目实施单位收集相关项目实施进度资料、项目实施情况、完成情况,结合项目现场核实和查阅台账等结果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2.社会调查

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主要为昆明市市民,并以这类人群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加权得分作为衡量公众满意度的标准。
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20份,回收有效文件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33%

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汇总分析报告,详见附件4。

2024年5月采取现场访谈的形式,对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项目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等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访谈,了解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具体情况,并根据访谈情况撰写了访谈汇总分析报告,详见附件3。

3.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将各级相关部门填报的数据和通过现场勘查采集到的基础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对应考核指标从项目立项、绩效目标、投入管理、财务管理、项目实施、项目产出、项目效益等方面逐项考核,并梳理总结相关项目单位的主要经验及做法及存在问题,对问题给予建议和改进措施,形成最终报告。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本次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项目支出绩效自评价最终得分96分,评价结果为“优”。具体得分情况如下表:

表2项目支出绩效自评价得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

得分率

项目决策

20

20

100.00%

项目管理

20

18

90.00%

项目绩效

60

58

96.67%

合计

100

96

96.00%

2.主要绩效

2023年,滇池治理指挥部办公室认真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并编制各单位目标责任书,组织协调项目实施,完成了目标任务的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市委、市政府。2023年,滇池湖体水质考核达到国家要求,已连续6年保持Ⅳ类;2023年,35条入湖河道中,2条河道断流,31条河道水质达标,2条河道水质未达标(海河、广普大沟),综合达标率为93.9%。Ⅰ-Ⅲ类河道26条,占实际监测总数的78.8%;无劣Ⅴ类河道。与2022年相比,Ⅲ类及以上河道增加6条,水质达标河道增加6条,水质达标率提升18.1%,优良水体比率提升18.2%。但项目存在预算执行率低,项目的实施产生的效益社会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二)具体绩效分析

1.项目决策分析

项目决策类指标包括项目立项和项目目标两方面内容,由5个三级指标构成,共细化分解为10个四级指标。权重分为20分,实际得分20分,得分率100.00%。

(1)项目立项

主要考察项目实施与部门战略目标的匹配性,项目立项是否符合相关规划要求,是否与部门职责相适应,以及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各指标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3项目立项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业绩值

实际得分

A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适应性




A1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匹配性

1

匹配

1.00

A12.立项依据充分性




A121.与市政府相关规划、决策匹配性

2

匹配

2.00

A122.与部门职责适应性

1

适应

1.00

A13.项目立项规范性




A131.前期调研情况

2

充分调研

2.00

A132.立项程序规范性

2

规范

2.00

合计

8


8.00

A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适应性

A111.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匹配性:滇池保护和治理是昆明最大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关键所在。为加强滇池保护治理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昆明市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综合考核滇池保护治理相关工作。

该项指标满分为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A12.立项依据充分性

A121.与市政府相关规划、决策匹配性:项目立项与发展规划相匹配。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122.与部门职责适应性:该项目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认真履行其职责,全面推进滇池治理、河道治理以及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任务。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A13.立项依据充分性

A131.前期调研情况:通过前期对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和指挥部开展调研,初步了解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组织及管理情况、实施内容、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等,并向项目相关单位索要相关文件,通过调研会议等工作的相继开展,进一步了解项目情况。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132.立项程序规范性:该项目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立项,该项目立项依据充分。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2)项目目标

主要考察所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完整且与预算相匹配,细化分解的绩效指标是否与绩效目标相适应。各指标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4项目目标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业绩值

实际得分

A21.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A211.绩效目标相关性

2

相关

2.00

A212.绩效目标完整性

2

完整

2.00

A213.目标与预算的匹配性

2

匹配

2.00

A22.绩效指标设定的明确性




A221.指标细化分解情况

3

细化分解

3.00

A222.指标与目标的匹配性

3

匹配

3.00

合计

12


12.00

A21.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A121.绩效目标相关性:该项目绩效目标主要是围绕相关工作计划和调整制定,与滇管局自身事业发展规划相匹配。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212.绩效目标完整性:根据项目相关的中长期规划,本项目实际实施内容基本能够完整地反映预期的产出和效果,符合相关要求。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212.目标与预算的匹配性:本项目2023的实际支出内容与资金下达文件的支持方向一致,总目标与预算相匹配。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A22.绩效目标设定的明确性

A221.指标细化分解情况:项目实施根据年度实施计划中的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投入和管理目标、产出目标、效果目标和影响力目标。

该项指标满分3分,根据评分标准得3分。

A222.指标与目标的匹配性:项目实施单位设定的绩效目标考核与年度目标相匹配。

该项指标满分3分,根据评分标准得3分。

2.项目管理分析

项目管理类指标包括投入管理、财务管理和项目实施三方面内容,由9个三级指标构成,对部分指标细化分解为9个四级指标。权重分20分,实际得分20分,得分率100.00%。

(1)投入管理

主要考察项目预算编制是否合理,预算调整是否符合规定,以及预算执行情况。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5投入管理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业绩值

实际得分

B11预算编制合理性

1

合理

1.00

B12.预算调整规范性

1

规范

1.00

B13.预算执行率

2

17.18%

0.00

合计

4


2.00

B11.预算编制合理性

B11.预算编制合理性:该项目预算编制充分、合理的预计了项目支出并完整反映项目实施内容。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12.预算调整规范性

B12.预算调整规范性:该项目相关申请、审批流程规范完整。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13.预算执行率

B13.预算执行率: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安排资金125.7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项目实际使用21.6万元,资金使用率为17.18%。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0分。

(2)财务管理

主要考察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批复的用途,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项目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有效,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资金拨付程序是否完整,财务制度是否有效执行,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监控的有效性。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6财务管理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业绩值

实际得分

B21.资金使用情况

2

合规

2.00

B22.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

1

健全

1.00

B23.财务监控有效性




B231.资金拨付程序完整性

1

完整

1.00

B232.财务制度执行有效性

2

有效执行

2.00

合计

6


6.00

B21.资金使用情况

B21.资金使用情况:通过查阅项目预算批复、支付指令、原始凭证、合同等资料,本项目资金使用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B22.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

B22.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在财务管理上,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严格执行《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法人制、招投标管理机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23.财务监控有效性

B231.资金拨付程序完整性:本项目的资金拨付程序为相关业务科室填写付款申请书,经分管领导复核签字后,交单位负责人审批,财务科支付资金,通过查阅相关的申请审批材料,资金拨付各环节程序完整。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232.财务制度执行有效性:根据财务制度中的规定,项目组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相关制度规定基本得到有效执行。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3)项目实施

主要考察区排水管理所及关键服务单位相关管理制度、措施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执行,政府采购是否规范。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业绩值

实际得分

B31.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




B31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健全性

1

健全

1.00

B312.管理方监管措施健全性

1

健全

1.00

B32.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




B32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1

执行

1.00

B322.监管措施执行情况

1

执行

1.00

B323.合同执行情况

2

执行

2.00

B324.台账记录规范性

2

规范

2.00

B33.政府采购规范性




B331.采购方式合规性

1

合规

1.00

B332.采购流程规范性

1

规范

1.00

合计

10


10.00

表7项目实施类指标评分表

B31.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

B31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健全性

该项目的项目管理主要参照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主要依据《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公共排水设施清淤作业标准》、《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泵站设备点检标准》、《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泵站、调蓄池值守工作标准》以及《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泵站、调蓄池值守卫生标准》等相关项目管理制度。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12.管理方监管措施健全性:指挥部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管,主要是针对所有的设施设备建立工作台账记录,按日、月、季、年为单位分别记录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现场日常管理和设施设备检测。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2.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

B321.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现场查阅资料,服务单位制订的管理制度均已得到有效执行,相关记录较为规范,考核办法已得到有效应用。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22.监管措施执行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现场查阅资料,各服务单位均已及时提交相关台账、日报表、月报表等材料,指挥部安排的工作人员也有效执行各项日常管理和监管工作。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23.合同执行情况:通过项目涉及的相关合同约定内容和实际实施情况,本项目各项合同中规定的工作职责、服务内容、质量要求等内容均已有效执行。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B324.台账记录规范性:通过查阅指挥部有关昆明2023年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经费项目的所有设施运行和维护台账记录,本项目各环节均已做了详细的台账记录,记录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的要求,指挥部有日报表、月报表,可真实反映该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B33.政府采购规范性

B331.采购方式合规性:指挥部通过公开招投标、邀标、询价比选等方式开展本项目政府采购。采购方式符合中央、省、市的相关要求。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B332.采购流程规范性:指挥部针对政府采购,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采购流程符合相关规定。

该项指标满分1分,根据评分标准得1分。

3.项目绩效分析

项目绩效类指标包括项目产出和项目效益两方面内容,由10个三级指标构成,共细化分解为15个四级指标。权重分60分,实际得分58分,得分率96.67%。

(1)项目产出

项目产出包括滇池治理工作情况,河道治理工作情况、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项目验收合格率、项目完成及时性以及预算成本控制率等内容。主要用于考核滇池治理项目实施数量,相关目标文件编制数,会议组织工作情况,通过国考的河道数,河道巡查次数,美丽河道申报工作完成情况,评估及反馈工作完成情况,项目阶段性验收合格率,项目完成及时率以及指挥部经费控制率。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8项目产出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业绩值

实际得分

C11.滇池治理工作情况




C111.滇池治理项目实施数量

4

145个

56个

4.00

C112.相关目标文件编制数

4

完成

4.00

C113.会议组织工作情况

4

完成

4.00

C12.河道治理工作情况




C121.通过国考的河道数

3

12条

3.00

C122.河道巡查次数

2

112次

2.00

C123.美丽河道申报工作完成情况

4

完成

4.00

C13.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




C131.评估及反馈工作完成情况

3

22条

3.00

C14.项目验收合格率




C141.项目阶段性验收合格率

2

100%

2.00

C15.项目完成及时性




C151.项目完成及时率

2

100%

2.00

C16.预算成本控制率




C161.指挥部经费控制率

2

≤100万元

2.00

合计

30


30.00

C11.滇池治理工作情况

C111.滇池治理项目实施数量:该条指标用于考察项目2023关于滇池治理的实施任务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值。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项目实施145个,雨季到年底完工137个,在建8个,已完工(包括完成阶段性任务)137个,完工率94.5%;58个雨季溢流治理项目预计到年底完工56个,2个完成年度任务,完成2023雨季溢流工作任务。

该项指标满分4分,根据评分标准得4分。

C112.相关目标文件编制数:该条指标用于考察项目2023滇池治理的相关文件编制工作完成情况。指挥部压实各单位工作责任,编制签订了《滇池保护治理2021目标责任书》共29份,《2021滇池流域河长制目标责任书》共31份,《2021滇池流域河道溢流污染防治承诺书》9份,签订了《确保全年滇池水质达标军令状》11份。

该项指标满分4分,根据评分标准得4分。

C113.会议组织工作情况:考察项目指挥部关于2023滇池治理的会议组织情况。2021指挥部参与市委召开的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工作例会暨河(湖)长会议3次,组织筹备市政府召开的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月度行动推进会,做好会议方案制定发布、会议通报材料撰写汇编、会场组织等相关工作,做好会议安排的各项工作落实工作。

该项指标满分4分,根据评分标准得4分。

C12.河道治理工作情况

C121.通过国考的河道数:该条指标用于考察2021通过项目的实施通过国考合同水质考核的河道数。2021列入国考的12条河道均达到国考及省考工作要求。

该项指标满分3分,根据评分标准得3分。

C122.河道巡查次数:该条指标用于考察2021该项目涉及河道巡查工作完成情况。指挥部2021以来,召开了3次全市河长大会,共配合池流域市级河长巡河112次,发送预警通知75份、温馨提示12份、工作提示函14份。做好日常巡河台账的收集整理。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C123.美丽河道申报工作完成情况:该条指标用于考察2021该项目涉及美丽河道申报工作完成情况。根据每月水质、水量监测结果,对滇池流域34条河道1-12月份的河道生态补偿金进行了核算,共下发生态补偿工作通报12期、河道生态补偿金缴款通知12期,催缴通知4份。组织编制《昆明市35条入滇河道美丽河道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试行)》,联合市河长办完成了船房河、大观河、盘龙江(盘龙区段)等10条河道(河段)市级美丽河道(河段)评选工作;完成5条河道(河段)省级美丽河湖申报工作。

该项指标满分4分,根据评分标准得4分。

C13.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

C131.评估及反馈工作完成情况:该条指标用于考察该项目涉及黑臭水体的评估和反馈工作完成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指挥部通过各项工作推进,2021底在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开展的评估工作,反馈22条黑臭水体均达到“长制久清”工作要求。

该项指标满分3分,根据评分标准得3分。

C14.项目验收合格率

C141.项目阶段性验收合格率: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项目各项任务工作验收合格率达100%。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C15.项目完成及时性

C151.项目完成及时率: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项目各工作任务均及时完成,项目完成及时率达100%。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C16.预算成本控制率

C161.指挥部经费控制率:经评价了解到项目涉及的2023指挥部经费的支出成本费用≤125.7万元。

该项指标满分2分,根据评分标准得2分。

(2)项目效益

项目效益类指标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满意度四部分内容,主要用于反映河长制工作全面深入性,滇池水质达标情况,河道水质改善情况,项目可持续影响以及受益对象满意度等问题。各指标的业绩值和实际得分详见下表:

表9项目效益类指标评分表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业绩值

实际得分

C21.社会效益




C211.河长制工作全面深入性

6

全面深入

6.00

C22.生态效益




C221.滇池水质达标情况

5

完成

5.00

C222.河道水质改善情况

5

未完成

0.00

C23.可持续性效益




C231.项目可持续影响

6

完成

6.00

C24.满意度




C241.社会群众满意度

8

85%

6.00

合计

30


23.00

C21.社会效益

C211.河长制工作全面深入性:滇池流域全面建立了“四级河长五级治理”责任体系,设立党政河长、市民河长,实现“六个转变”(河长制工作内涵由单纯治河治水向整体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工作理念由管理向治理升华,工作范围由河道单线作战向区域联合作战拓展,工作方式由事后末端处理向事前源头控制延伸,工作监督由单一监督向多重监督改进)。创新实施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了35条主要入滇河道“一河一策”方案,统筹推进河道治理。

该项指标满分6分,根据评分标准得6分。

C22.生态效益

C221.滇池水质达标情况: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滇池全湖保持Ⅳ类。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C222.河道水质改善情况:2023年,35条入湖河道中,2条河道断流,31条河道水质达标,2条河道水质未达标(海河、广普大沟),综合达标率为93.9%。Ⅰ-Ⅲ类河道26条,占实际监测总数的78.8%;无劣Ⅴ类河道。

该项指标满分5分,根据评分标准得5分。

C23.可持续性效益

C231.项目可持续影响:经实地问卷调查及各媒体平台发布的相关报道了解到,在今年汛期,94个调蓄池正常运行;针对74个河道溢流口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整治河道溢流口74个。针对22条黑臭水体分别制定了“一条黑臭水体一个长制久清方案”,印发至区级单位及街道办落实实施;截至10月底,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上今年收到2条公众举报件,均已现场核实处理。根据20211—9月36次监测结果平均值,昆明市22条黑臭水体均无黑臭。

该项指标满分6分,根据评分标准得6分。

C24.满意度

C241.受益对象满意度: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为昆明市市民,根据已回收的100份有效问卷进行汇总分析,其中满意度问卷份数为85份,该项目最终满意度为85.00%。
该项指标满分8分,根据评分标准得6分。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评价发现,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针对该项目昆明市民的满意程度为85%,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建议及改进措施

建议部门针对滇池治理情况对市民公开时让市民明白滇池被污染不是一时的事,滇池治理也需要久久为功,现在治理是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却并非就可以一劳永逸。治理成效距离民众的期待还有差距,至少是还没有恢复到“淘米洗菜”的水平。如果不能守护好治理成果,污染很可能会卷土重来,甚至有可能愈发严重。正因为形势严峻需要继续加把劲、努把力,不仅要巩固治理成果,更要有更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