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dgj.km.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833-202204-342371 主题分类: 热点回应
发布机构: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2-04-18 18:54
名 称: 期待“高原水城”早日重现
文号: 关键字:

期待“高原水城”早日重现

发布时间:2022-04-18 18:54 浏览次数:55
字号:[ ]

最近,昆明天气时晴时雨,加之汛期还有半个月左右就要到来,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又逐渐开始受到关注。


外出的市民可能会发现,昆明主城区有一些道路正在围挡施工,占据了部分车道或人行道。原来,这是昆明正在进行的“排水管网系统清淤除障”项目,从本月开始,将持续到6月底,其间可能会对主城区922条道路的通行有些影响(昆明信息港4月4日报道)。


防洪排涝这项工作,最讲究未雨绸缪,提前部署。过去,昆明城区在七八月份降水量大的时候曾饱受内涝之苦,增强排涝能力、整治顽固淹水点、建设“海绵城市”等任务,是昆明市年年都在稳步推进的重要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当然,这项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治理的效果还没有完全展现,但时间表已经划定。2021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支持昆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昆明要全面加强雨洪调蓄设施、排水设施、应急抢险设施建设,力争3年内基本消除二环以内易涝点、积水点,确保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在各种公开报道和政府文件中,人们不难发现,昆明一直都在尝试构建城市与水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从拦水、堵水到疏水、用水,不断研究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让水成为滋润城市、美化城市,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元素。4月15日,省领导在昆明专题调研城市防洪排涝等工作时,也强调要“用好水资源、做活水文章”,把昆明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与“高原水城”建设关联,并且要突出盘龙江、翠湖、滇池等水域的生态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把昆明“高原水城”的建设作为重大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


多年前,昆明已有专家学者和代表委员提出过建设“水城”的意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已经成为现实,如大力整治入滇河道并恢复河岸绿化带,把市区的部分暗河“揭开盖子”恢复成明河,畅通城市内水系的相互流通,加大城市排水工程的建设和改善力度,等等。从近3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中就能看出,在水的问题上,昆明动了很多脑筋——


2020年,“实施清水入滇微改造,严控雨季溢流污染。有序推进环湖路外延约200米农用地流转和种植结构调整……建设海绵城市20.5平方公里。加快实施瀑布公园提水工程等一批城市应急供水工程项目,提高供水保障能力。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大力推进全社会节水”。


2021年,“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结合城市环境容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下决心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格局,推动人口、产业、建设用地向滇池流域外疏解……开展主城区深层排水隧道系统研究,实施海绵城市建设25平方公里”。


2022年,“加快主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完成20个淹水点整治。建设海绵城市25平方公里……推进滇池、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普渡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劣V类断面整治力度”。


城市离不开水源,水无定形,无孔不入,流动不止。这些特质决定了管水、用水是一项长远而精细的任务,必须时刻重视,科学谋划,久久为功。长此以往,昆明“水城合一,人居和谐”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